为保证推荐的准确性,房淘惠将向您提问6个问题,请尽量如实回答;此步骤仅为了收集您的买房需求,居理不会索要您的任何个人信息。
住宅
别墅
商办
买房子对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是一件大事。但是,由于不满足购房条件等各种原因,可能会出现“借名买房”的现象,但是在法律上,承认“借名买房”吗?一旦产生纠纷,房子到底该归谁?
最近,广州有一对姐弟就因为房子闹上了公堂。姐姐出钱买房,却写弟弟名。姐姐觉得是自己出钱买了房子,只不过是“借了”弟弟的名字而已,房子应该是自己的。弟弟却说,房子就是自己的,是自己父母为他买的。
姐姐看上了一套二手房,但是已经有了两套房,而弟弟才刚工作,又是集体户口。父母和姐弟二人商量后,觉得应该用弟弟的名字买房,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弟弟的户口问题,解决之后弟弟的结婚生子问题,还能解决姐姐因为限购没有购房资格的问题。
2010年,弟弟就和前业主签了购房合同,约定购房款82万,房子也就登记在了弟弟名下。但是房子的首付、税费和2013年4月份之前的房贷都由姐姐出钱,之后的房贷是弟弟自己还。
2013年5月份,父母要求姐姐把房子给弟弟,姐姐不同意,觉得是自己出钱买的房,只同意给父母养老用。然后,父母才建议还是把房子给弟弟,之后房贷让弟弟自己还。
一直到了今年,姐弟矛盾激化,姐姐请求法院让弟弟把房子过户回自己名下。姐姐表示很痛苦,因为父母一直以来都没有工作,也没有收入来源,更谈不上积蓄,加上买房时弟弟才工作,工资很低,所以2013年之前的物业费和水电费等都是自己出的,办贷款时银行的预留手机号也是自己的,所以房子的所有权应该归自己。
而弟弟方面完全不承认“借名买房”这件事,他认为房子就是父母买给自己的,只是因为姐姐熟悉购房流程才让她帮忙办理手续,自己才是房子的实际产权人。
法院最终判决,这起事件不认定为“借名买房”,姐姐主张借弟弟的名义买房,应该承担举证的责任,要证明确实是借弟弟的名字购买。
虽然在上面的例子中,姐姐支付的首付和相关费用,也还了部分房贷,但是姐姐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并没有证实双方是“借名买房”的事实。
由于双方是姐弟关系,本身交往就比较密切,家庭成员之间一方帮助另一方,有资金往来是正常,所以虽然姐姐提供了微信聊天记录,但是记录中并未证实双方是“借名买房”,不排除是家庭成员之间基于情感上的赠予、资助及借款。姐姐没有提供“借名买房”的书面协议,所以最终没能拿回房子。
通过这起事件,房淘惠要提醒大家,“借名买房”风险很大,即使是亲属之间也不能实施。现实生活中,因为地区上有限购政策的原因,“借名买房”的情形也很常见,但是这是属于“钻空子”的行为,最后可能“人财两空”,和家人闹僵了,钱也拿不回来。
其实,如果“借名买房”签了书面协议的话,也只在内部产生债权和债务关系,不能认定姐姐就是房子的所有权人,但是姐姐可以根据债权请求权请求将房子过户在自己名下。
房淘惠再次提醒大家,实际生活中,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到“借名买房”的风险,切勿贪图眼前利益。姐姐出钱买房,却写弟弟名,最终房子还是归弟弟,你怎么看?
公众号【房淘惠】定期分享房产知识,想要学习欢迎关注
您在使用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,都将成为我们改版的指引。房淘惠保证,您的意见不会被用于任何商业不法用途。
您可以选择拨打反馈热线:400-100-3238
或者在下边输入要反馈的问题: